转作风 下基层 解困惑 促发展——石油化工系班子成员与各支部书记下基层记实

文章来源:石油化工系发布时间:2024-12-11浏览次数:10


  为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石油化工系班子成员和党支部书记深入班级、食堂、寝室、企业、学生家庭进行走访,与学生面对面、心贴心交流,共话成长,共促发展。

座谈会:凝聚奋进力量,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

   召开各类座谈会10场,师生就课堂教学、学生管理、后勤维修、饮食卫生、课外活动、校园安全、就业等多方面交流互动,谈感受、提建议,架起了学生理解学校的桥梁,打通联系服务学生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对搜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,能够解决的现场解决,不能解决的梳理后提交给职能部门解决。



进课堂:坚持思政铸魂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

   石化系班子成员坚持深入课堂听课40余次,能够进一步密切联系师生,强化教学质量监控,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,也是贯彻“三全育人”的有效措施。



进食堂:共同品味生活,安全饮食健康成长

   班子成员请学生吃饭50人次,陪餐可以体验学校的餐饮与服务,在放松的环境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,以及对菜品和就餐环境的意见建议,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,提升餐饮服务质量。倡导学生勤俭节约、文明用餐。



去家访:关心了解学生,构筑家校共育模式

  班子成员带领专兼职辅导员每年家访200余家。家访是教师关心学生、拉近与家长和学生距离的重要表现。家访中,通过与学生、家长面对面的沟通,坦诚深入的交流,会使学生改变对老师甚至学校的偏见,从而升华师生感情,密切师生关系,唤醒学生的自信,达到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的效果。



进宿舍:倡导文明舍风,推进班风学风系风校风建设

  宿舍是学生生活、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,是实施教育、管理、服务的重要阵地,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全新空间。班子成员进宿舍50余次,与学生唠唠家常,了解学生学习、生活、家庭状态,激励学生创建“安全、健康、文明、和谐”的宿舍环境,为打造文明和谐、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,建立积极、向上的班风、学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
下企业:深化产教融合,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

  下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回访能够带去学校对实习学生的人文关怀,了解学生在企业实习状况,校企双方可针对课程设置、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,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。班子成员访企30余家,拓岗300余个。



  石化系班子成员与各支部书记下基层是落实“五进四联”工作、发扬“四下基层”优良作风的重要实践。今后,石化系将继续丰富下基层载体,扩大下基层范围,持续改进工作作风,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,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。


(一审一校:吴景禄;二审二校:张金龙;三审三校:王立志)